特级教师杨浩莅临南通大学 指导体育师范生培养 助力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发布日期:
2025-09-06
  浏览次数:
10

2025年9月5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浩教授受邀走进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备战体育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师生团队开展专题培训,并对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的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度审阅与指导。本次活动紧扣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最新要求,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搭建了关键桥梁。

、实战化培训:以“共生课堂”破解大赛核心难点

在师范生培训环节,杨浩教授针对基本功大赛的核心考核维度展开精准指导。培训现场,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的技术教学与素养培育脱节、课堂互动形式化等问题。真正的体育课堂不是技术动作的机械重复,而是师生、生生、人与环境的共生共长。

针对大赛中的模拟授课环节,杨浩教授特别要求师范生在8分钟限时授课中实现教材分析-学情预判-活动设计-评价反馈的有机衔接。他以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基础动作复习-同伴互助纠错-情境应用拓展的链式设计,将运动技能教学与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等体育品德培养相结合。

二、方案审阅:锚定2035教育强国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审阅座谈会上,杨浩教授结合教育部2025年1月发布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新政策,对南通大学两个体育专业的2025版方案提出系统性修改建议。他首先肯定了方案中“厚基础、强实践”的培养定位,同时指出需进一步强化三个维度的对接:一是与基础教育需求对接,建议体育教育专业增加中小学体育赛事组织、体质健康监测实操等课程模块;二是与行业发展趋势对接,提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融入老年康体服务、户外运动安全管理等内容,呼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休闲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三是与技术革新方向对接,建议在两个专业中增设体育教学AI辅助工具应用"课程,培养师范生的数字素养。

三、专家引领:搭建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桥梁

作为教育部高中体育课标修订测评组核心成员、南通大学外聘行业导师,杨浩教授此次来访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培训间隙,他与学院多名指导教师就师范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展开研讨,建议参考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建立包含教学方案设计、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等维度的能力评价模型。

本次活动的举办,正值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推进“十四五”专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赛事驱动-实践强化-科研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打通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

 

撰稿:马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