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浩走进南通大学 为体科院学子解码教师招聘核心能力与高效课堂构建
发布日期:
2025-09-06
  浏览次数:
10

2025年9月5日下午,南通大学9-201报告厅内座无虚席,23级203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共同聆听了一场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杨浩主讲的专题讲座。讲座以“心之所向,未来可期——与即将的教师公话教育教学”为题,聚焦体育教师招聘核心能力储备,深入解读“精讲多练”教学理念,并系统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质实施路径,为即将步入职业赛场的准教师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招聘能力拆解:从新课标到实战素养的立体化储备

作为深耕体育教育研究数十年的专家,杨浩老师首先从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的核心需求切入,结合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提出“三维能力储备模型”。他指出,新时代体育教师需同时具备课标解读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三大能力共同构成招聘考核中的“核心竞争力”。“很多同学认为招聘只看运动技能,这是严重的认知偏差。”杨浩老师以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经验为例,强调教材研读能力是招聘笔试和试讲环节的“隐形加分项”。他特别提醒学生,要掌握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如篮球、足球等项目需设计18课时以上的系统教学方案,而健康知识、竞赛组织等内容则适宜采用灵活的小单元形式,这种“因内容施策”的设计思路正是当前招聘考察的重点。

二、精讲多练落地:从理论范式到课堂实践的转化密码

在讲座核心环节,杨浩老师以余杭区“径山之春”课堂节的优秀课例为样本,系统阐释“精讲多练”理念的实践路径。“精讲不是少讲,而是精准讲;多练不是傻练,而是科学练。”杨浩老师总结出“三减三增”实施策略:减少集体讲解时间,增加分组练习比重;减少重复示范次数,增加个性化指导频率;减少统一训练强度,增加分层任务设计。

三、职业启蒙赋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认知跃迁

讲座尾声,杨浩老师以“归零心态”寄语全体学生。他结合自身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的成长经历,强调体育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职业”,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教学实践,如模拟设计“动物主题跳跃课”“π值弯道跑”等创新课程,通过不断试错积累教学智慧。

这场聚焦“实战需求”的讲座,不仅为南通大学体育学子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更搭建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对接通道。正如杨浩老师在讲座最后所说:“体育教师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孩子在运动中找到自信与快乐,这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打磨每一项教学能力。”

 

撰稿:马爱民